巨量的普洱茶交易并非应对当时市场品饮需要,而是为了存放后的转化以应对未来市场对陈茶消耗的投资收藏需要,这种消费是基于“越陈越香”的普洱茶价值取向而产生的。而这个时期存放下来的普洱茶,从时间点上算大约10~15年陈期,也就是我们说的“中期茶”。
绝大多数新茶都是半成品,需要面临长期存放和转化,才能大量符合品饮消费市场的要求,而这期限很漫长,这也是由普洱特殊物理性导致的。新茶阶段的营销只是满足了普洱茶“两个需求”中投资收藏的需求,它绝大部分并没有满足消费的需求,因为还需转化完善口感。所以新茶绝大部分只是“半成品”,但历经漫长的十几年普洱茶存放后,转化效果却未必受新茶阶段的品牌太大影响。
普洱茶投资收藏市场的群体既预计到未来中国普洱茶市场快速发展的趋势,也看到过往因为历史缘故而导致的存放旧茶量极少,由此彰显出当时存茶的一个重大机遇时刻。所以在2003年开始一直到2008年,市场以接近疯狂的形式大量购买新茶,目的就是为了放仓陈化,应对未来市场对陈茶的需求。可见,新时代普洱茶消费模式不但仅仅针对当下品饮,而且还出现了应对未来的投资收藏的需求。
历经十几年转化后的中期茶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它必须有新的力量和资本来描述它和推广它。在老茶中也偶有这类情况发生,如88青饼,恰恰好88青饼陈化仅仅十几年正处于中期茶阶段,经过再命名和营销,今天88青早已经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为一代名茶。回顾当初为何渠道资金会挑选88青饼,除了其转化效果一流,更关键一个因素在于其有量,和之前与以后的7542不一样的是,它有很大的一个量。
随着历史节点的到来,中期茶以其存量巨大,品种繁多,转化逐渐到位,价格相对低廉,更加符合快速发展的中国普洱茶市场的需求,只要你有眼光肯发掘,存量巨大的中期茶中,一定能寻觅到属于你自己的金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