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 大益广州论茶大区复赛比赛规则:品茶方式解读

大益广州论茶大区复赛比赛规则:品茶方式解读

大益普洱茶行情资讯员头条2012-09-17阅读:6709

大益广州论茶大区复赛品茶方式可精炼成一句话:看干茶、品一杯茶汤、查叶底。务必请各位选手注意并牢记!

品茶方式解读

此次大赛需要特别注意和提示的是,每位选手每款茶品只限品尝一杯茶汤!但除了品尝茶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干茶、查看叶底来帮助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因此,大区复赛品茶方式可精炼成一句话:看干茶、品一杯茶汤、查叶底。务必请各位选手注意并牢记!

但是,这11个字却包含与隐蔽了很多技巧。请看以下攻略:

如何“看干茶”

首先来解读“看干茶”。通过仔细观察干茶,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出茶品的形状,如老茶头干茶有结成块状的,那么基本就可以确定了,这是很明显的老茶头特征。还有20款熟茶中仅有一款散状的,即醇香四季,那么干茶是散状的不用品就可以确定答案了。但是其他均是饼茶,如何透过干茶得到信息呢?那就主要是观察茶品嫩度,推测茶品类型了。就生茶而言,细嫩芽叶或白毫银毫多者,则可推断出此茶用料级别较高,茶叶较嫩,可能是巴达高山、女儿贡等;粗老叶多者,则可初步推测出用料级别低,茶叶粗老,可能是8582等。就熟茶而言,除了上述的老茶头和醇香四季特征明显外,金毫多且芽叶细嫩的,可大致推断出五子登科、龙柱、宫廷普饼之类;茶梗较多,条索较为松散者,就很可能是7592或8592了。总而言之,看干茶一为辩认茶品形状,二为推测主要用料等级。

如何“品一杯茶汤”

接下来我们来解读“品一杯茶汤”。在品茶汤前,还有两大重要程序需要进行。一是嗅香气。香气问题就生茶较难以区别,本次比赛生茶基本只是新茶,所以不太会出现陈香,而且大部分的生茶都带有花香,只是香气强弱或是花香类型有细微差别而已,这就很难通过一杯茶汤辨认出。而就本次比赛熟茶而言,会出现略微显著的馥郁陈香,如2005年的7592、2006年的7452、2007年的7262、2007年的7572、2007年勐海之星、2007年及2008年的金针白莲等;另外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枣香和荷香,如五子登科带有明显的枣香,金针白莲带有独特的荷花香等。但是,陈香和花香大部分时候是同时存在的,举例说明,若都有陈香,但有一款有比较显著的荷花香,那么基本就可以锁定是金针白莲了。大区复赛不需要猜测年份,因此,透彻了解50款比赛用茶信息非常有必要。总结得出,嗅香气主要注意三大关键点:一嗅香型及优次、二嗅香味持久度、三嗅陈香是否显著。

二是看汤色,看汤色主要涉及观察茶汤色度、亮度和清浊度三个方面。若是熟茶,相对色偏深褐、茶汤较为透亮,则可初步判断为重发酵茶或是用料级别粗老的茶品7592或8592等;如果茶汤红浓还稍带有类似混浊之状,则可初步判断为用料级别较高的茶品,如五子登科、龙柱、宫廷普饼等。

三是品滋味。滋味是通过味觉器官来鉴定的,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舌中对鲜味最敏感,舌尖对甜味,舌根对苦味,舌两侧对酸味最敏感,涩味则在舌心和两颊最敏感。笼统来说,普洱茶的滋味主要会有浓淡之分、强弱之分、爽涩之分、粗纯之分、醇和与醇厚之分等。生茶而言,滋味较浓烈者,可能会是茶山茶如布朗青饼,还有黄金岁月等;滋味相对淡薄者,可能会是普知味等;滋味苦涩味较显著者,可能会是用料级别较高,也就是茶叶幼嫩者,如勐海之春、甲级沱、春尖沱、巴达高山、女儿贡等,用料较为细嫩,经过5分钟的沸水闷泡后,苦涩感将会尤为显著。熟茶而言,滋味浓厚者,可能会是用料级别较为细嫩的,相同浸泡时间内含物质浸出得多,如五子登科、老茶头、宫廷普饼等,滋味较为清淡者,则可大致推算普知味的可能性较大。还有,有些茶的滋味浓强鲜,如7532等,老茶头滋味口感粗犷,金针白莲具有细腻的醇厚感等都是这些茶品一些较为明显的滋味特征,要注意把握和判断。另外,还可以适当通过茶气来推算茶品,如布朗青饼、高山韵象、勐海之星茶气较足,但是想要通过茶气再进行判断,确是资深高手才可触及的了。

如何“查叶底”

最后,查叶底。查看叶底其实主要作用在于就先前观察干茶的一种确认和茶品的最终判断。

此外,根据专业的茶叶审评八项因子,除上述涉及外,还应该包含茶叶外形审评之条索、色泽、净度的方面,但是本次大赛均使用大益普洱茶,则这些因子对于判断属于哪个茶品作用甚微,在此就不再做细致解读。